俄科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巴巴耶夫说:
"中美矛盾是战略性的,是长期的,本质上是生存竞争。美国将继续其已实施数十年的对华遏制政策——抑制中国的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。这将引起北京方面的不满。"
巴巴耶夫指出,特朗普期望的'超级协议'不会出现。从贸易问题角度看,可以期待会有良好结果,但在可预见的未来,政治问题得到调解是不大可能的。
高等经济大学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卡申指出,北京自己不会去寻求升级与美国的矛盾。
卡申说:“双方都明白,贸易关系将逐步缩减,相互依存度将减弱,但这应有计划的进行。若能就某些妥协条件达成一致,对中国而言将是幸运。中国永远不会主动发起与美国的经济矛盾升级,因为随着时间推移,中国相对于美国会逐渐强大。"
2月,美国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%关税,3月,又提高至20%。4月,特朗普宣布对185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时,对中国的税率已达54%。中国实施34%的对美产品关税反制,之后,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升至145%。中国随后将税率提高至125%,美国威胁将加征245%关税。5月,美中同意暂停大部分关税措施90天,关税分别降至10%和30%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,"非常接近"与中国达成延长贸易休战协议,双方同意减少互征关税幅度并放宽出口限制。
特朗普还表示,若美中达成贸易协议,不排除在2025年底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。若未达成协议,则不会举行会晤。
凯发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